约惠白癜风医院献礼 http://zl.39.net/a_xian/130225/5778257.html
香港,還香嗎?
美食、百貨、城市森林金融、潮流、娛樂八卦香港的故事,妳還愛聽嗎?????
?
有人說:香港退潮了!經歷過20世紀下半葉的輝煌,
香港的優勢已不如從前明顯了。
4條「大腿」只剩了2條,GDP被深圳反超。
香港之「死」嘛!
▲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Photoby?VCG
也有人說:香港,還是很牛的!年世界城市影響力排名,香港僅次於倫敦、紐約位列全球第3。已連續25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至今是華人世界最發達、最公平、最開放之壹。▲香港岛的叮叮车穿梭在筲箕湾-上环之间。Photoby?VCG
什么是香港?
香港之於世界香港之於中國香港之於自己是怎樣的存在?過去20余載,經歷過穩定、蓬勃、失落、回暖,香港城市變化顯而易見,香港人心態變化也顯而易見。Photoby?VCG
而內地人對香港的情感呢?
年香港回歸之處,那股新鮮勁兒還在;
近些年,香港在內地人印象裏,
確實沒有以前那麽「香」了!
但必須得說:
「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是個偽命題。
在聊香港前,首先得自問:我們真的了解香港嗎?全國近14億人,還有10億沒去過香港呢!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什么是香港精神?
「在狹小空間贏得很大世界」的香港奇跡,
「物盡其用、以小博大、自力更生」的香港精神,以及香港在各個時代對內地的現代啟蒙、趣味浸染……我們全都看見了嗎?
英國人說:
香港在借來的時間和空間裏,才獲得了今天。
但從香港人的角度看:
香港不是借的,而就是自己的!
香港人在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裏,創造了香港奇跡。
如果巨象起飛,
妳沒有預見它的發生,
就別瞎猜它會飛到什麽地方。
而對我們而言:
看不見香港的好,是壹種損失!
?
香港,中国最特别的你
香港,中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壹;
被英國殖民年後,年回歸祖國;
人口約萬,人口密度世界第1;
面積約平方公裏≈1/2個廣州。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經濟高度發達;
人均GDP排名全球第10、中國第2。
香港的核心價值:自由、法治、廉潔、高效;
人類發展指數極高,全球第7,超過英美;
醫療健全、教育優質、物質富足、商業娛樂發達。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全球第1,女性排第2;
但香港又是全球出生率最低,老齡化嚴重。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9平方公里。
香港,视而不见的山
香港第壹印象是「國際超級大都會」,
但被大多數外地人忽視的是:
香港3/4面積都是自然郊野。
Photoby?TugoCheng
綠色,才是香港的主色調。
香港比深圳還小,土地相當稀缺,
但政府只允許拿16.7%地盤造城市,
超過80%區域是山地、海岸和綠野。
大片大片的「黃金地段」不準搞房地產,
而是規劃成了24個郊野公園,供市民郊遊~
這對寸土寸金的香港來說:太奢侈了!
▲香港多山,但多是低矮丘陵,最高峰不超过海拔米。Photoby?TugoCheng
從地貌罕見的香港地質公園、東坪洲,
到港片裏常出現的飛鵝山、大帽山、大東山、八仙嶺……時常偶遇周潤發、嘉玲姐在港島徑行山徒步。
▲西贡的香港地质公园,火山岩柱景观1.4亿年前已形成。Photoby?VCG
城市身邊就是綠野,香港人很驕傲說:
我們僅花1小時,就能於最繁華處抵達大自然。
▲香港的郊野绿径都离城市不远,太平山顶、湿地公园、城门水塘、万宜水库、流水响水塘、船湾郊野公园……
Photoby?TugoCheng
▲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离岛,昂坪大佛、宝莲禅寺、国际机场都在这里。Photoby?VCG
這得益於前港督麥理浩,
事實證明,40年前的「郊野策略」頗具遠見!
它並非為遊客而生,卻深得香港市民的心。為了紀念,最早啟動的壹條遠足徑被命名麥理浩徑。
▲每年郊野公园的本地游客约万人次,平均每个香港人一年去1.4次。图为通往太平山顶的缆车。
▲沙田香港中文大学的山顶,著名的天人合一景观。Photoby?VCG
香港,突然被发现的海
海,讓香港命運發生巨變。
香港,天然深水良港,
這是當年香港「被選中」的原因。
Photoby?VCG
英國人本來想打舟山,不要香港。
19世紀初,香港只是壹漁村,
僅有-人。
年,第壹次鴉片戰爭爆發,
英軍遠攻清廷,女皇原本下令搶占舟山,
但前線將軍路過香港時,發現這個荒島,
地理優越,水深港闊,未來潛力無限啊!
於是將軍不惜惹怒女皇,調頭強占了香港島。
年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永久割讓英國……
Photoby?何藩《念香港人的旧》
這壹「偶然發現」,
徹底改變了香港的歷史命運。
憑借海港優勢,香港這個自由港,
發展成了今天的「國際大都會」。
Photoby?VCG
香港≈維多利亞港
用粵語講維多利亞,就是「唯圖利啊」,它是香港國際貿易、房地產、旅遊業的「關鍵先生」。
Photoby?VCG
填海造香港!
多年來,歷次移山填海,為香港增加了67平方公裏,容納了27%的香港人口,創造了70%的商業財富。
?制图:时差岛
今天,維多利亞港已成香港第壹名片。
太平山頂的維港夜景,世界三大夜景之壹。
每晚8點的「幻彩詠香江」聲光秀,哪怕當地人覺得俗氣,依然是香港最受歡迎的旅遊項目。
▲万家灯火像一块钉满胶珠花的黑布,光辉灿烂。Photoby?HKTB
天星小輪,穿梭在香港島與九龍之間,
默默坐看香江百年風雲。
▲美国《国家地理》将搭天星小轮游维港列为人生50个必游项目之一。Photoby?HKTB
還有多個海島,
香港人難得躲清靜。
▲南丫岛、大澳、石澳、长洲、塔门、赤柱…当地人最爱。Photoby?ChesterHo
香港,竟還有馬爾代夫壹樣藍的海!
多數遊客不知道的「私藏版」海灘,
西貢浪茄灣、大浪灣,碧水藍天~
在廣東深圳可很難找到這麽純凈的海水。
Photoby?AndrewWulf
香港,被压缩的空间
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水泥森林,香港人叫得更狠:石屎森林。太密集太壓抑!這是初訪香港最直觀的感受。▲香港岛中环,最昂贵的地段。Photoby?静言
如果說重慶是8D城市,
香港就絕對算82D城市。
從年輕到老,從窮到富,
所有香港人都被格式化在折疊城市裏。
高樓大廈、百年老建築、市井、郊野綠徑,
這壹切緊密無縫、又神奇疊加在壹起,
在視覺上充滿了科幻感。
很多科幻電影的未來都市,都以香港為原型:
《攻殼機動隊》《雲圖》《銀翼殺手》……
▲香港九龙半岛的密集楼盘。Photoby?VCG
單看數字,香港並不「密」。
香港萬人,排全國第10。
密度也還好,人/km2,是澳門的1/3,
但遠比不上紐約、摩納哥、新加坡。
▲地铁中环站换乘复杂,n条扶梯并列,永远挤满人。Photoby?BRIANYEN
但為什麽全球公認
香港是「世界最密集的城市」呢?
別忘了,全部香港人都
擠在只有16.7%的城市空間。
局部看,「世界最密」壹點不錯。
香港旺角,「世界最密」吉尼斯世界紀錄。
每平方公裏擠滿13萬人,
等於黃金周的北京長城、早高峰的上海地鐵。
Photoby?BrandonWo
更恐怖的,是已拆的香港九龍城寨。
它曾是臭名昭著的「三不管」貧民窟,每平方公裏萬多人,是現任「密度冠軍」旺角的9倍!方寸間,流民地痞、黑幫古惑仔……
▲这块伤疤在年被清拆,于遗址处建了九龙寨城公园。
九龍城寨消失了,重慶大廈又冒出了頭。
17層樓住了超過人,
美國《時代》雜誌贈它壹個奇怪稱號:
最能體現全球壹體化的香港縮影。
▲年,导演王家卫在此拍摄了电影《重庆森林》。
世界最密的香港,
誕生了世界最昂貴的城市景觀。
世界最貴商住樓,
世界第二貴豪宅價格(僅次於東京涉谷);世界第二貴商鋪租金(僅次於紐約五大道);世界第二貴寫字樓租金(僅次於英國倫敦)。世界密度最高的億萬富翁人群,世界最多的勞斯萊斯購買者……▲这么挤,却不太堵车,比北京可好太多了。英国人在管理城市上确实经验丰富。Photoby?VCG
同時,誕生了:
世界最繁忙的機場;
世界最密的摩天大廈、住宅樓;
世界最密的商業「招牌陣」;
世界最密集的麥當勞店……
▲油尖旺牌匾林立,成了香港独特的风景。Photoby?VCG
還誕生了:
世界載客量最多的巴士,
兩組世界最長的電動樓梯……
又貴又密的香港,
逼出了「港式蝸居人生」。
房價太高!亞歷山大!
香港房價15-20萬人民幣/平米,
年輕人真是壹輩子買不起……
很多窮人只能住鴿子籠屋、舊唐樓、徙置區。
面積通常≤8㎡,沙丁魚罐頭般壓抑。
▲香港笼屋,大约20万人住,租金约~元/月。全港十八区最贫穷的是深水埗。Photoby?TugoCheng
中產和大學生畢業,如果夠幸運,
可以抽簽住公屋邨,也就是政府廉租房。
▲年代,前港督麦里浩发表10年房屋计划,要为万人提供公屋。可短暂出租、永久出租、低价售卖。月收入不到1w即可申请,租金只需15k。图为黄大仙公屋彩虹邨。Photoby?MichealWolfWinKaHo
如今,香港有1/3人口住在公屋。
房子面積14-40m2,抽中就像中了六合彩,
因為便宜,還有獨立廚房和廁所,已經很幸福!
▲公屋设计很标准化,有H、Y、回、喜字形等布局。
▲香港大坑丽德村香港唯一的圆形公屋。Photoby?HymChu
活壹輩子,還是想買套房!
房子是香港人永遠的痛,
讓很多人圓發財夢,也讓很多人崩潰絕望。
白領買得起50平已是稀罕;70平是終生奮鬥目標;平更是下輩子奢望。
娛樂八卦常說某明星豪擲千萬購豪宅,也就是多平的商品房。嗯,千尺豪宅啊!
▲德国摄影师MichaelWolf曾拍摄了香港楼房的专辑。
香港人习惯了在「逼窄空间」里活着。
银行、诊所、餐厅、酒店都很小很小,
TVB拍《射雕英雄传》《大时代》,
都在可怜的平影棚里,跟大横店没法比!
港人私底下开玩笑说:
年轻人拍拖都难啊,真的开不起房!
哪怕移民到加拿大、澳洲
地广人稀,香港人也改不了逼窄生活的习惯。
在温哥华,华人住宅不管大小,都要堆满占尽才安心,极少有闲地留给花花草草。
香港,被压缩的时间
香港奇跡,
壹是密,二是快。
香港的繁榮不是壹夜之間建成的,
但真是只花了短短年,太快了!
爭分奪秒的香港人,永遠和時間賽跑,
將別人年的成就壓縮在了年裏。
Photoby?何藩《念香港人的旧》
每壹次戰爭爆發,
都給香港按了「時代快進鍵」。
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壹戰、二戰……戰爭,意外讓香港成為受益者。大量難民湧入,讓香港人口暴漲、經濟騰飛,最終迎來了黃金時代。
時間的壓縮,
把香港變成壹座露天的「時光博物館」。
中西交融,新舊混雜,
成就了「最香港」的文化景觀!
沒有英皇的英皇道,
沒有皇後的皇後街;
英軍登陸的水坑口街;
孫中山大談革命理想的上環楊耀記;
張愛玲最愛的叮叮車聲響;
蕭紅埋骨的淺水灣……
時代拼湊而成的香港,
值得妳「慢活,細看,望左,望右」。
▲沿用英国左行右驾,马路上写着望左望右,多么香港!
同壹個港島,不同時代的建築層層疊加、拼貼。來了妳就會懂!▲上环中环一带靠山,地势陡峭,这种斜度x密集是最香港的味道了。
▲中环荷里活道的这幅老屋,堪称最网红壁画。
▲士丹顿街这家古董小店,堪称一部香港音乐发展史。
▲这样一个地方,用混杂融合这些词似乎都太简单了点。Photoby?LonleyPlanet
上環灣仔西營盤,
既有最傳統,也有最現代:各種祠堂廟宇,以及古玩、海味幹貨、藥材鋪混在壹起;轉身又是洋氣的寫字樓、西餐廳、酒吧……
▲百年前,孙中山就在这一带活动。当年的杨耀记,孙中山等四大寇就在此商议大事。现在已变身大排档啦!
▲电影《幸运是我》,惠英红曾无数次走过这面榕树墙。
▲湾仔和昌大押,百年老骑楼,现在是高档西餐厅。这里有张爱玲最爱的叮叮车,也有曾令英国人无比迷恋的《苏丝黄的世界》。Photoby?HKTB
香港啊,妳西起來很西,中起來比中國還中!
各種習俗節慶,盂蘭節、太平清醮、搶包山、洪聖爺誕、譚公誕、端午龍舟……每每在香港看到如此「中」的畫面,真的會恍惚:這可是在國際都會HongKong啊。
▲太平山街的广福义祠,年就有了。当年很多难民客死香港,祠堂立了满满的牌位墙。有人曾在此见过唐德鹤为张国荣供奉的香烛。Photoby?HKTB
香港精神,就这样逼了出来!
香港精神是逼出来的文化,
如同它當年從清朝版圖中逼出來壹樣。
空間太小,逼出了「炒盡」的香港精神;
時間太快,逼出了「高效」的香港精神;
競爭激烈,逼出了「敢拼」的香港精神;
中西混雜,逼出了「法治」的香港精神。
Can-do!最燃的草根精神
空間太小,資源太匱乏,
逼得香港人逆境自強、自力更生。
用香港美食家蔡瀾的話講:
「拼命掙錢,拼命吃飯,就是香港精神!」
就像紅透香江的《獅子山下》唱的: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香港人常說:獅子山在,香港精神就在!這不是雞湯,香港人就是憑著這份骨氣,在很小的空間裏,活出了很大的世界。▲观塘鸿图道60号后巷涂鸦,搵食、打工仔、努力做工……写满了「港式鸡汤」。Photoby?HKTB
高效,香港精英第壹生產力
島上沒礦,只能搶跑啊。
香港人做事不光拼,還穩準快。
走路快、說話快,辦事效率也Superfast!
紅綠燈切換的叮叮叮叮,簡直是3倍加速;
去餐廳,點菜快、出菜快、結賬也要快,不夠快就是服務不夠好。超快的翻臺率,吃太慢的多半是外地遊客……
總之,不能停下來!超高效的城市管理、超現實的商業精神,「港式效率」就這樣煉成了。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剧照
阿Sir,香港是講法律的!
香港的法治精神,也是被逼出來的。
年代,貪腐嚴重、幫會橫行。港片《古惑仔》《功夫》的黑幫故事壹點不誇張。這才逼出了香港的法制改革、廉政公署的成立(年),成為日後香港繁榮穩定、貿易自由的基石。
▲当年刷TBV剧,法治,是我们对香港最初的印象。以至于今天旅游,还要绕到油麻地警署打个卡。
炒盡,成就了港式審美
寸土寸金的心態下,
必須壹切用到盡、填到滿,
除了房子每壹寸空間要塞滿,
眼睛也要被爆炸式信息填滿。
這就叫「炒盡」精神。
地鐵公車、電梯樓道,滿眼小廣告,留白就是浪費!報攤雜誌要色彩斑斕,八卦新聞要奇情曲折。
Photoby?Hymchu
當然,千篇壹律的商業審美,
急速、短視、勢利,成了香港人的局限。
好在有TVB臺詞說得好: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最能代表香港草根精神的麦兜
我是香港人!
「身份認同」,是香港人的永恒話題。
英國殖民多年,日本侵占3年多,回歸祖國20余載。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香港人」的誕生
殖民地的頭年,香港是廣東人的城市。
廣東籍移民占80%以上,其次是上海籍。
這代人大多是逃難來的,「內地情懷」依然很濃。
Photoby?何藩《念香港人的旧》
「小時候,我填表很糾結:
國籍英國,祖籍廣東,出生地香港。」
年代,香港進入高速發展期,
嬰兒潮誕生了,這是勵精圖治的壹代,
他們接受英美精英教育,讓香港脫胎換骨,
並逐漸從壹個無根過客、僑居者的心態,
變為「香港是家、安居樂業」。
香港电影《阿飞正传》剧照
香港人終於對香港有歸屬感了。
但身份依然焦慮,他們不自認是英國人,
也不自稱中國人,只能叫自己香港人。
我是香港人!越叫越順,越叫越榮耀。
有了香港人,才有了香港的輝煌50年,
才有了這壹長串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字……
他們是白手起家的超級富豪;
李兆基、霍英東、邵逸夫、劉鑾雄……這些人有多出名,看後代子嗣的八卦占據頭版有多久,就能感知壹二。
是壹身功夫的武打巨星;
葉問、李小龍、成龍、李連傑們,不只代表香港,更向全世界輸出了中國文化。
是風華絕代的電影明星、流行歌手;
羅文、甑妮、許冠傑、劉德華、張學友、周潤發、梁朝偉、張國榮、梅艷芳、林青霞、張艾嘉、張曼玉、劉嘉玲……這個名單長得沒法列、掛壹漏萬,壹代人的花樣年華!
香港著名时尚杂志《号外》历年封面
是才華奇譎的大導演;
吳宇森、王家衛、周星馳、杜琪峰、徐克、陳可辛、王晶、許鞍華……00後沒機會親歷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恐無法理解這些名字的意義。
是各有性格的才情作家;
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蔡瀾;還有把香港寫得更加嫵媚的張愛玲、亦舒、李碧華;以及更多打上香港印記的文人:陳冠中、也斯、西西、林夕、梁文道……
還有內地不太熟、但個頂個厲害的科學文學巨匠。
國學大師錢穆、漢學家饒宗頤、光纖之父高錕、作家劉以鬯……
總之,有了「香港人」,
才可能有「港人治港」,
才有了「香港黃金時代」!
中国的香港,香港的中国
讓我去那花花世界吧,給我蓋上大紅章!
近代中國,很少有壹個城市能像香港這般,
與整個國家命運如此糾纏、又互相依存。
▲年,在文华东方酒店顶上展开的五星国旗取代了英国米字旗。Photoby??StevenMcCurry
戰時,香港是中國人的避難所
兩次世界大戰,內地人落腳此地,
香港成為家愁國恨的情懷碼頭。
戰後以及三年饑荒時期,更有大量難民湧入。
香港人慷慨解囊,哪怕遣返,也遞壹碗熱粥。
Photoby?何藩《念香港人的旧》
年前,香港是我們的現代啟蒙
19世紀末,孫中山來香港學醫,
辛亥革命成功後,他更說:
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30年前,它是我們的第壹桶金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剛起步,深圳正愁摸不到門路時,香港商人送上的壹筆生意,點燃了中國經濟騰飛40年的引擎。深圳今天的成功,也離不開香港。▲《英雄本色》小马哥叼烟、烧美钞,多少男生模仿过?
20年前,它是我們的大娛樂家
誰沒看金庸小說看到癡魔?
誰沒扮過古惑仔、高喊我要鎮旺角?
誰沒追過四大天王、Beyond、發哥、星爺?
我們的青春集體記憶,不能沒有香港!
新世紀,它是我們出境遊第壹站
年,香港回歸!
花花世界大門終於打開。
香港,成了我們「出國」的第壹站!
我們湧入香港,太平山頂俯瞰維港夜景、星光大道按手印、大嶼山拜佛、迪士尼和海洋公園合家歡……遊客量從年的36萬人次,到年5萬人次,翻了足足21倍。
後來,它是購物大商場、亞洲美食天堂
吃遍油尖旺的茶餐廳、大排檔;買空銅鑼灣的奢侈品、珠寶行。香港回歸20余載,當觀光景點已不再新鮮,它仍是壹次次輕松的周末短途遊。即便買奶粉、買iPhone鬧得很不愉快……又後來,它變身我們的大學、醫院、
那幾年,內地學生開始熱衷「放棄北大清華,去香港念本科」;
內地媽媽也去香港醫院排隊體檢、打各種防癌疫苗……
再後來,它成為保險理財顧問......
近年,無數中產、富人赴港買保險、買理財,據說內地人的投保總額逐年呈百!億!級!增長……香港,似乎又成了治療中產焦慮的壹枚舒緩劑。
這壹給壹取,
就是兩個社會的時差。
▲香港大屿山昂坪大佛。
念不到香港的好
是你的损失!
時差會變的。
壹種論調是:
全球化的經濟浪潮下,
香港最鼎盛的黃金時代已過去。
中國搭上了壹輛光速列車,飛快地追趕世界。
香港?壹夜之間,好像沒人再關心。
香港作家西西有個形象比喻:
曾經,香港是雄雞國唯壹的腳墊子,
來來往往的人在這裏踩壹踩,
撣去腳上的塵土,再去往世界各地。
而如今,人們輕易就能去往世界各地,
不再需要這個墊子。
Photoby?二中兄
香港的昨天和今天
都是逼出來的,明天呢?
世界是壹個大棋盤,
香港像壹顆小小的滾珠,
未來如何取決於大棋盤的變化。
只不過,興衰更叠間,總有壹代人會情緒失落。
但哩度系香港喔!
看得見的歷史裏,
香港有過比今天更嚴重的困惑,
但都無壹不迎難而上,贏得完勝。
香港精神從來都是逼出努力,逼出彩!
《甜蜜蜜》裏,張曼玉在人潮中對黎明說:
「哩度系香港喔,有咩唔可能啊!」
是啊!別忘了,這裏是香港,有什麽不可能。
香港电影《》剧照
詩人在夢境中與香港相遇,
很有禮貌地說壹句:妳好。
香港答:我是从梦境中浮起的真实。
——香港作家劉以鬯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