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第十一届利物浦双年展(LiverpoolBiennial)终于全面开幕。这场艺术盛宴提供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展览、表演、放映、活动等,为利物浦这个百年老城平添了些活力。利物浦双年展始于年,它回应着城市文化,惯用城市公共空间,如历史遗迹,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等,在结合利物浦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作品的当代性。利物浦双年展各展区现场图片来自利物浦双年展疫情让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都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以及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紧密联系。本届双年展也成了艺术思想者们展现“身体意识”的培养皿。“身体”可以被理解成是人类个体的身体、社会的身体、种族的身体、自然的身体。本次双年展由曼纽拉·莫斯科索(ManuelaMoscoso)担任主策展人,本届主题命名颇具巧思——“胃与港口”(TheStomachandthePort),以此来探讨身体与世界的关联性。胃(Stomach)是消化系统的“港口”(Port)[1]。胃是物质被吸收、被排斥于身体的场所,就像船只入港与离港一般。胃的反应,之于内部,关系到身体的状态和结构;之于外部,联系着当下的社会气象、环境问题。“胃”同时暗喻有着丰富航海历史背景的利物浦港。水路仿佛血液般,将多方面经济、文化、物质资源等汇集于此。利物浦是世界“身体”上重要的脏器,它是全球信息流通的交汇点,也是追溯、研究当代文化生态和运作系统的切入口。此次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