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修一城,菲斯

土星的光环

如果说,成行前对哪个摩洛哥市镇的幻想最多,那一定是菲斯-一座公元多年就建成的千年古城。追溯起这城市血脉的源头,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千年来,这里都是摩洛哥文化和智慧脉搏最强烈的地方。菲斯的第一批入驻者,是西班牙/葡萄牙和突尼斯迁来的阿拉伯家庭。不同民族的融合,让菲斯的文化,建筑和宗教迅猛发展。一开始的时候,一个突尼斯女人就在这里建造了可能是世界上的第一所大学(和清真寺一体)。她也许会欣慰的是,那时开始起源的智慧与文化,在千年后依然被虔诚的传承着。

来菲斯就一定会体验迷失。这里的老城区是一座活迷宫,多条小巷子,全部弯弯曲曲朝着不同方向。在这儿,mrgooglemap和方向直觉,全部会失灵。所以呢,只能一边走一边不断的问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欧洲住客和游客被吸引来菲斯。钱多了,人心自然也乱了。听说前几年菲斯的街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扒手,政府不得不出面整顿,加强保安。现在的菲斯,巷子里有很多便衣警察,所以不用太担心安全。但即便是这样,问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只能问店铺里的商人,不能随便在街上和人搭话问路。否则被带到哪条偏僻的小巷要钱都说不定。

另外,菲斯四面都是山坡。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千年多以来,小城也没能朝四周扩建,所以踩在脚下的的都可能是千年的脚印。

千岁城,千条巷,千种可能性。

在晨光中和J小姐出门,在迷宫中开始一天的探寻。

菲斯的巷子,基本上是个男人的世界,很少看到女人出行。偶尔有女人,也是带着头巾,行色匆匆,有目的的在赶路。她们看起来闭锁和严肃,余光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敌意。这气势早已压倒了我,我赶紧把拎着相机的手背到后面去。在这样的穆斯林古巷中,大摇大摆闲逛的我和J小姐看起来太招摇,不时有男人叫嚷着搭讪。由于亚洲游客中,日本人是占大比例的,‘口尼奇瓦’不绝于耳。Japan?Japan?J小姐一开始还很认真的纠正China,后来她也应付不过来了,我们就低着头走我们自己的路。

热情和调戏,有时只有一线之隔。你能分的清吗?

我买了条撒哈拉围巾,变成了撒哈拉的女人。

巷子里偶遇了几个刚刚放学的姑娘。穆斯林的女生在还小的时候是不需要带头巾的。她们刚买了新鲜出炉面包,冲我们灿烂的笑着。我给她们拍了照,用手比划着想说面包看起来很新鲜。她就把面包送到我面前,要我扯一块下来尝尝。在J小姐的嘲笑下,我毫不犹豫的掰下一口。真的很好吃。

她们这样笑着,也真的很好看。

在菲斯的古城中,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多条巷子里,散落着多个店家和手工作坊。从清早开始,周围都是叮叮咚咚的声音,一惊一乍的气味,和噼里啪啦的色彩。人多不说,不时还有驴车在吆喝大家让路。开始的一大区是卖食品的。各种蔬菜,水果和面包旁边,还萦绕着无数只嗡嗡的蜜蜂,乍一看起来还以为是苍蝇。这也许是因为摩洛哥的食物真的太甜。他们沏一小壶茶要放3块火柴盒那么大的糖块!难怪他们的甜点受蜜蜂欢迎。

若是渴了,就做在街边小店喝一壶薄荷茶吧。薄荷茶是绿茶和薄荷叶沏成,是摩洛哥最有特色的热茶。只是如果口味不是太甜,不要忘记让老板少放一些糖。我和J小姐都很喜欢喝薄荷茶,喝了一壶又一壶。我笑着和J小姐说,我给薄荷茶起了一个别名。你们有机会尝一尝是不是很像?

吆喝着擦身而过的驴车

街边休息的长者。他一直望着天,不知是否在祈祷。

千年古城吃的也是五谷杂粮

蔬果很大很新鲜

铜铁区里到工匠在敲打

陶瓷区色彩绽放,眼花缭乱。为了问路,我们撞进了一家陶瓷店,惊讶于饰品的精致,我和J小姐久久驻足。店主英文很好,十分热情。不寻常的是,在热情下面,他的眼神和动作都沉淀着一层成熟的笃定。

原来他的家族是菲斯的手工世家,会参加很多摩洛哥的艺术项目创作。就算菲斯越来越商业化,他们的店铺也是刚刚开张不久。用他的话说,他的志向不在赚游客的钱。他只是喜欢呆在店里,和聊得来的过路人聊聊天。如果有人恰好很欣赏他家族的艺术品,他就觉得很开心。我和J小姐惊讶于他的淡薄,问起他的理想。他告诉我们说,他也曾经和他的朋友一样,去拉巴特追寻未知但闪耀的梦想。后来,一场大型车祸让他重新意识到他对家族的骄傲,和艺术的热爱。

再后来,他和我们聊得开心,就带我们去他小店的后花园-家里的工坊。里面有几个老工匠,各种艺术进行时。带头工匠是一个精神的老人。他看到我和J小姐进来,礼貌的微笑,低头和我们握手。墙上挂着很多很多的图画和勋章,但那张被国王接见颁发勋章的照片还是最醒目。我忽然就相信了店主小伙的话。拥有菲斯最上等的手工艺,是怎样的荣耀?有这样的家族,怎可不傲娇?老工匠私人工作室的墙上贴着很多很多老照片,一眼扫过去都是一把回忆。照片上年轻的他穿着球衣,帅我和J小姐不可置信。问起来才知道,年轻的时候他曾效力于卡萨布兰达,和马拉喀什等大足球俱乐部,辉煌一时。足球生涯结束了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到他最爱的手工艺术。

不经世事和经尽世事,有时只有一线之隔。淡薄和装逼,你能分得清么?

小伙儿店里精致的手工制品

色彩斑斓

各种精致

老工匠的私人回忆,帅么?

瓷器区到处可见的摩洛哥瓷盘

布料店发呆的老板

看到地毯,皮革的味道就越来越重,也知道菲斯最著名的皮革手工染坊一定不远了。要参观皮革染坊,要到围着染坊一圈的皮革店中的某家,一直上到最上面的阳台上才行。上去店家的阳台是不要钱的,但是下来的时候,店家会向你推销他们的皮革制品。喜欢是可以买一买的,但是不要忘记砍价。

摩洛哥的手工地毯

小皮革工坊,给皮脱毛的地方

刺眼的阳光下,这是阳台上看下去的景象。皮革工人泡在两百多个池子里,进行一道一道的皮革上色工序。先是用石灰水和鸽子粪的混和溶液溶解皮子上的脂肪和蛋白质,等皮革变得细腻柔软,再进行上色。千年传下来的传统上色工艺,用的都是纯天然的染料。比如红色是来自于罂粟花或者石榴,绿色来自野生薄荷,棕色来自树皮。

说起颜色,想起在lonelyplanet上读到的一个关于紫色的故事。由于大自然中紫色的稀少,紫色颜料的价格曾经是金子的10-20倍,更是曾经引发了皇家血案。紫色染技更是一度失传,可是在当时摩洛哥的索维拉港,依然神秘的存在着。听起来像不像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

J小姐在皮革店家里试鞋,在摩洛哥到处看人穿尖头皮鞋,也不知道其中的渊源。

香料市场神学院

香料市场神学院由其附近知名的香料市场而得名,已经经历了年的风霜。这座神学院是作为卡拉鲁因清真寺的附加建筑而建,现在公众可以参观。建筑中庭的花样是默瑞内斯王朝时期的艺术范本,华丽又精致。色彩鲜艳的马赛克,配上精心吊饰的石膏和雪松木,玛瑙圆柱旁就是指示麦加方向的米哈拉布。这里很适合静静的发一会儿呆。

卡拉鲁因清真寺和大学

作为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卡拉鲁因清真寺是菲斯,甚至摩洛哥的灵魂中心。公元年由一个来自突尼斯的女难民修建,扩建后可以容纳2万穆斯林同时祈祷。每次读到时间,回头看J小姐,她一定在掐指算:那时候中国。。好像是唐朝。是啊,总是这样对比起来才有感觉。

非穆斯林是不可以进入清真寺的。但是在一些店家的阳台上,还是可以瞻仰到清真寺显眼的绿顶,和绿色的光塔。

大学图书馆,非穆斯林只能在入口处驻足观望一下。这楼梯美得要死。

一千零一夜?

在清真寺附近通常会看到水池。托年左右水利工程快速发展的福,摩洛哥境内开始盛行水池的修建。在菲斯古城,大概有60多个公共水池。有的相对简陋,只是靠墙的一个小手盆,有的则配有精美的雕刻和绚丽的马赛克。

神学院门口的老者

摆摊的妇女

菲斯的祈祷

降落在摩洛哥的菲斯,像是掉落在一口满是颜料的深井。浓重的色彩不断在眼帘涂抹,喧嚣嘈杂持续呼啸而过。胡子,蜜蜂,光影和驴;一切发生的太快,我们的五官也超负荷运作。超负荷的结果就是一天下来回到酒店开始怀疑今天看到的一切是不是真的发生过。

菲斯是个千年的童话,城里走东走西吆南喝北的人们是主角。他们既繁忙又笃定。不管是穿拖鞋斜靠在墙边的店主,还是大步流星来祷告的人群;不管是买卖香料的商贩,还是雕雕凿凿的艺术家,我从他们眼中,都看到沉淀了过了千年的信仰。他们是信徒,而这古城,就是他们永不离开的神殿。

赞赏

长按







































白癫疯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aganga.com/czjs/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