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厨房第53集
瓦努阿图卡瓦酒
维拉港的夜晚总是降临得比较早。这个居住人口只有两万人的小镇是南太平岛国瓦努阿图的首都,占了全国居住人口的15%。在下午五六点,许多人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聚集到了卡瓦吧(当地比什拉嘛语称之为那卡马nakamal),买上一碗卡瓦酒,跟朋友聊聊天或是一个人发发呆。
手工制作的卡瓦酒
我来维拉港一个星期之后在当地朋友的介绍下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卡瓦吧。它的位置相对于林立在闹市中心的酒吧要隐蔽得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分布在当地人居住的社区。卡瓦吧都是由竹棚子搭建而成,这个卡瓦吧就在海边,中间是售卖卡瓦的摊位,隔壁还有一个卖当地食物的摊位,海边搭了几个可以看海的竹棚子。下午四点多,已经有几个人买了卡瓦酒,喝完了在海边吹着海风,看起来很惬意。
光哥在卡瓦吧
关于卡瓦的发源地,已经有科学研究证明,是源于瓦努阿图北部。大概在年前,土著发现卡瓦有镇痛的功效,一开始用于药用,后来发现其对精神的镇定放松效果,慢慢地用于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卡瓦后来被太平洋的航行者和居民从瓦努阿图带到了附近的岛国。所以除了在瓦努阿图,你也会发现在附近的南太平岛国如斐济、新加利多尼亚、萨摩亚、汤加等国也会有喝卡瓦酒的习惯。但原产地瓦努阿图拥有物种最丰富和多样化的卡瓦品种,也保留着最传统的卡瓦习俗。无论是重大的节日还是部落纷争的谈判场面里,都离不开卡瓦坐镇场面。在平民生活中重要的结婚仪式里,男方给女方越大越老的卡瓦,说明男方家庭实力越雄厚,女方家庭也越有面子。
我在卡瓦吧
我们打包了1.5升装的卡瓦酒,付了瓦图(约合人民币60元),到了沙滩上,朋友给我倒了一碗,浑浊如泥水。朋友说,喝卡瓦酒的另一个原则是一口气喝完。我凑近碗,闻了闻,拿出了小时候喝中药的劲咕噜咕噜地灌了下去。味道很奇怪,像是和了泥的中草药,但没有苦味,喝完后也没有想象中的口腔麻痹感,身体并没有任何反应,和预期中的精神放松。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对岛国人民为何如此着迷卡瓦多了一丝疑惑。
瓦努阿图的塔纳岛民在制作卡瓦酒
卡瓦酒,虽然带着酒字,但其实并不含有任何酒精,它其实是一种胡椒的一种。卡瓦树最高能长到三米,叶子是心形的,用来制作卡瓦酒的是它的根。传统方法里,把卡瓦根清洗干净后通过咀嚼把根磨碎,据说是为了让唾沫跟卡瓦根混合之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物质。现在这种方式已经被取代,大多数制作卡瓦酒的村子里会有一台公用的绞肉机,每个人用之前称一下重量,按照公斤数量分摊每次绞肉机使用的成本。比如一公斤就10瓦图,一般做一水桶的卡瓦酒要用到5公斤的卡瓦根,用一次绞肉机酒付50瓦图。换成了绞肉机后,效率提高了,当地人也认为这样做更加卫生。
用绞肉机来代替口腔咀嚼
通常,当天售卖的卡瓦酒都在当天制作。我们在塔纳岛的土著朋友Josh主要以卖卡瓦酒为生,他每天早上到市场寻找合适的卡瓦,有时候为了物色到质量好价格合适的卡瓦,会耗上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卡瓦被放在市场的地上,在每一个卡瓦根上都画有刻度,一划表示瓦图,一个普通体型的卡瓦根卖价几千到几万瓦图(约合几百到数千人民币)。买到了卡瓦后就开始清理掉泥土,切成小块,用水清洗,再搅碎成糊状,然后要找处男加水混合用纱布过滤。制作卡瓦的过程虽然用上了绞肉机代替了口腔咀嚼,但是其他过程都是纯手工。
把磨碎的卡瓦根放到袋子里与水混合过滤
这一次目睹了卡瓦酒的制作全过程,比之前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又喝了一次卡瓦酒。一碗下去。咦?这次怎么不一样?嘴巴果然有被麻到。又干了一碗。这个世界果然慢了下来。
我终于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瓦努阿图人会痴迷于这种泥水般的卡瓦酒。
没看够?这里一定有你爱看的!
▼
瓦努阿图烧石烙焖芭蕉鸡
鲜甜多汁的琵琶虾
坐奇特独木舟跟渔民出海
ios用户专用打赏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何小鱼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