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更新了,因为我去瓦努阿图调研出差了。
后果很严重。
昨天晚上,我经由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转机回到家,一进门,老婆连抱抱都不给,第一句话居然是嫌我身上气味太恶心,要求把所有衣物立刻送洗,然后本人洗澡。
洗完澡,她又凑过来闻了一下我,捏鼻子说了一句:
“完了,这肉,臭了。”
然后我老婆在客厅睡了一晚上。
号称地球上幸福指数最高、最平和温顺的瓦努阿图人民欢迎费老的到来。不过当时我皮肤太白、体味太小,所以可能让当地人不太习惯。
早上起来我去洗衣间闻了一下,的确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味道。
从瓦努阿图回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我感觉是从莲花池子乡回到了铁岭。
这就是第三世界。
接下来我的大部分更新,都会围绕这个国家的展开。
我从来都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大批判者,我靠这个在国际学术场合吃饭。我真的讨厌经济拜物教,反感商业文化。
但是在瓦努阿图,我突然觉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在太重要了。
没有了市场,就没有你习惯的生活。
因为人少,且大部分人贫穷。
这个国家没有KFC,没有麦当劳,前天在我在首都维拉港发现一家必胜客的招牌,立刻很激动,结果当地华侨冷冷告诉我:
“看清楚了,那是山寨的,PizzaHot,不是PizzaHut”。
啊。
啊。
幸亏不是Tokyohot。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隔海相望了。
绝大部分商品都要进口。
所以,鸡蛋要0.4美金一颗,猪肉50人民币一斤,汽油一升近10元人民币,最差的大米也是10元人民币一斤。
新西兰进口的嘎啦苹果,一美金一个。
谁买得起啊?
于是进货量更小。
于是价格长期高居不下。
恶性循环。
但是我后面要说,土著们的购物之潇洒,完全超越你们这些俗人的想象。
但是,只要是能够自己产的,都便宜的令人发指。
龙虾30人民币一斤,纯天然,最小的都一斤多。
椰子2元人民币一个,木瓜3元人民币。
石斑鱼基本上可以免费获得,你跟熟悉的土著预约一下,人家顺手就给你带来一些。反正到处都是,卖不了几个钱,请他吃个棒棒糖就好了。
一串香蕉,不超过25元人民币。
中餐馆里,请注意,图片中最靠前方的一盘烧鸭,折合人民币元。我们全聚德的定价,简直就是做慈善的心态。
两大主要城市,首都人口5万,第二大城市卢甘维尔人口1.2万。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都是招手即停,城里没有路牌。
你不知道车从哪里来,你更不知道车开到哪里去。
人口少,市场小,高端商品更是少见,大部分超市都是中国6线乡镇的水准,按照我一个同样去过此地的澳洲朋友的说法:
“满街卖的都是阿迪王、雷碧、康帅傅,还有在其他地方都已经很少见的‘爱发’牌随身听。“
智能手机?
见鬼去吧。
中国商品无处不在,配钥匙在西方国家,那可是麻烦到家,这里,立等可取。
第三世界的意思是,我们外来者可以轻易的发现,对这里的大部分土著们来说,其实生活里也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现代商品,地方官员们也是满嘴现代名词,只不过所有的标准都降低无数个档次。
这并不是一个真正封闭落后的地方。
第三世界更突出的特点是,在各种不经意的角落,你又会发现最最高端的奢华服务。
然而享受他们的,绝大部分是外国人,主要是金发碧眼的人,吃肠粉烧鸭的人,最新的则是一批声称自己来自“胡建省”的人。
人民币一晚上的酒店,大堂边上就是赌场,餐厅里从冬阴功汤到顶级寿司应有尽有。
首都维拉港有一个拥有70年历史的法国餐厅,可以吃到最标准的法国大餐,包括新鲜的焗蜗牛、小牛扒、上桌时在酒精火焰中熠熠生辉的烤串大虾。
GrantHotelVanuatu的餐厅外景,边喝法国红酒边看夕阳西下。
看到这里坑洼的道路,不稳定的商品供给,通常需要供养10个孩子出门父母,你就理解了为什么皮卡车是第三世界的最爱。
客货两运,经久耐颠。
你开着法拉利,都不好意思出门。
因为大家觉得你智商有问题。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