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风物记1

瓦国首都—维拉港市,坐落在埃法特岛西南部,人口在3万左右。埃法特岛是火山岛,覆盖热带雨林,出产椰子、木瓜、咖啡等热带作物,岛上没有任何工业,有伐木、饲养业。除了当地所产,岛上的其他物品全靠进口,这就不难理解,物价为什么奇高。

超市、饭店的价格是国内的二三倍。去一趟超市,买一些日用品,动辄上万瓦图(人民币元);在外面吃饭,一碗简单的越南粉的价格是瓦图(60元人民币),要是下一顿像样的饭馆,价格一般是人均二三百人民币。

像样的大超市是法国人经营的ABM,几乎垄断市场,里面的商品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牛奶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饼干是马来西亚的,葡萄酒多来自法国和澳大利亚,也有来自中国台湾的面条之类的食品。

岛上还有不少中国超市,商品多来自中国浙江义乌市场上的日用品,还有食品,通过海上集装箱运来。买炒锅的时候进去看过(为了买一个像样的炒菜的锅,丁老师带着转了大半个岛),感觉大多是国内销往山区的商品。

来的时候行李所限,只带了一个盖碗和几个茶杯,其他茶具都没带,结果几乎跑遍岛上商店,卖茶具的商店只有一家——海丰超市,(岛上最大、东西最齐全的中国商店),买到的也是粗糙得只能将就用的盖碗和茶杯.

岛上工业制品奇缺,电费极高(每千瓦4.5元),很多商店里不舍得开灯,显得黑乎乎的,咋一进去很不适应。家里的房间不太舍得同时开两个灯,否则电费会负担不起。

这就造成了纯净的自然风光和匮乏的现代物资的一个巨大反差。

当地居民怎么生活呢?没有收入,就不消费呗!

可以吃当地自产的食品:椰子、木瓜、木薯之类的东西,菜也可以自己种植。有便宜的地方吗?

有,那就是菜市场。

维拉港最大的菜市场就建在市中心,靠近海边。

都说菜市场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世界各地都如此。

来岛之后,跟着小伙伴去了几次菜市场,感觉很具戏剧性: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自己,呵呵!有此番经历,也不枉活半生。

蔬菜水果不需要过称,他们也没有什么称,不用几斤几两地计算,就按个买,或者按捆儿(串儿)卖,价格是标好了的,卖起来很省劲。

最便宜的是椰子:大约瓦图(6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个新鲜的,可以当场让他们砍开,直接往嘴里倒椰子汁(不需要吸管),很是简单直接,可惜我的胃容量实在有限,一个不大的椰子也不能当场喝完,又不好带回家,只能扔掉一半儿。

木瓜和菠萝也不贵,可以自己换算一下。在瓦图的数字上乘以0.06,大约就是人民币的价格,(这还是在此做生意的福建小伙子告诉我的计算方法)。

其他的蔬菜呢,那就不算便宜啦!

好在人家的蔬菜基本是有机的,油菜叶子上满是虫子咬的洞,甚至还有小虫子钻出来。

圆白菜硬邦邦的,跟国内速成的大棚蔬菜,质感完全不同。炒起来也费劲儿,吃起来很有嚼头。

卖菜的多是大妈(丁老师喊这些人mame),也有全家出动的,他们住在遥远的郊区,花运费把菜运来以后,就吃住都在菜市场里,直到把菜卖完再回家。

神奇吧!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地上铺一个席子,晚上就睡在那里,吃饭可以买盒饭,也可以自己带着。

拍照不需要偷偷摸摸,跟他们说一声,他们一般会很高兴被拍,没有被冒犯的感觉。羞涩的笑容挂在脸上,满是知足与好奇。

逛一趟菜市场,拎一袋有机蔬菜回来,满满的富足感,所有的人生烦恼似乎都会抛之脑后,你跟他们学习到:知足快乐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aganga.com/lshg/185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