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萍踪传书》连载如下:
本来英语法语说得麻溜的梁子嵩,在戴维热心的传帮带之下,触类旁通,学会好几种瓦努阿图的方言。业余时间他们到各地采风,足迹遍布周边的岛屿。就像当年在井冈山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如今的梁子嵩,与当地纯朴敦厚的部落居民和渔夫樵子称兄道弟,俨然一个无师自通的人类学家。到了这里,梁子嵩才知道人生之畅快事,就是约上知己,荡舟水上,“横槊赋诗,指点江山”。
这里的人们平时渔猎耕种,闲时坐在菩提树下仰望星空,钟情善悟,思索生命的终结意义:人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和一生为物欲所困,浮躁异化的文明人相比,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他们享受天赐的明媚阳光和清新空气,和取之不尽的瓜果菜蔬,对于大自然,宇宙和造物主,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
与当年的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不同,人们如此超然旷达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才是真正的开悟和大智慧。这里没有富裕,同样也没有贫穷,犯罪率极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和当今的摩登世界相比,这里更像是纯正的文明之地,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和哲学的思考。被这一切所感动的梁子嵩不禁做如此想:“人生何以不能用山岭作钓台,用月牙作鱼钩,以星光作渔火,以万物作诱饵,去钓碧海之大乐?”
当然维拉港也有监狱,全国唯一的。身系囹圄都是些小偷小摸,醉酒犯浑的轻犯,寥寥无几。一名身兼狱卒和典狱长的老警察,除了每天黄昏前来唱名以外,平时不见踪影。虽说坐牢,人们可是来去自由。白天狱友们纷纷从齐腰的铁丝网围栏跳出,扬长而去,该干嘛干嘛,只要太阳落山之前赶回即可。这里是有吃有喝又可遮挡风雨之所在,况且维拉港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屿,除了飞上天以外(维拉港国际机场是瓦努阿图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根本无处可以逃遁。
自从当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发现这块净土以来,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形态,至今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摩登世界文化的侵淫,也就没有物质和精神的玷污。虽然这里的人们维持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南太平洋岛国被评为地球上“最幸福的国度”。对比之下,那些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显得黯然失色,看来物资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从而人们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现代文明究竟是否人类的福音?
《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萍踪传书》的姊妹篇),年7月于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年9月至12月圣诞前夜的一百余日,笔者从意大利萨沃纳海港出发,乘坐超级豪华邮轮“歌诗达眩目号”,沿着航海家哥伦布当年足迹环游世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程三万一千二百海里。
期间越过了格林威治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次穿越0°纬度,赤道和回归线,横跨了北半球和南半球,包括欧洲,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
笔者游历一个个海域,国家和地区,亲历了天涯海角的绚丽风光,以及美轮美奂的异域韵致,见识了地球诸多不同的文化。
特别要感谢的是,原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现上海市委宣传部朱英磊部长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年8月15-21日,《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参加了上海书展。
中国大陆出版的《萍踪传书》和姊妹篇《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已在上海书城,浙江省新华书店,和北京人天书店等实体书店,以及当当网和亚马逊网站上架,且被上海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等,诸多国家以及地方公共图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