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middot戈麦斯midd

“现代历史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一个相信神,另一个相信自己是神。”

达维拉出身一个富绅家族,青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度过,他在巴黎一所由本笃会开办的学校上学。在从一场漫长的肺炎康复期间,达维拉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他的一生中坚持了这种兴趣。事实上,尽管达维拉从未正式进入大学学习,但到了青年时期,他拥有可以夸耀的学识,从哲学和神学研究到艺术、文学和历史的无数方向,无所不包。

尽管拥有令人羡慕的博学,但他从费力寻求出版自己的著作。达维拉是一个喜欢在图书馆里隐居的人,而不是如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一样站在聚光灯下,据说他曾说过:"智慧的第一步是幽默地承认,我们的想法没有理由引起任何人的兴趣。”

然而,在他哥哥的敦促下,达维拉最终开始将他大量的笔记、思考和文章汇编成若干小册子。其中最有名的是EscoliosaunTextoImplícito(英文译为"隐含文本的注释"),几乎完全由"批注"或"解释"组成--简洁的警句,其文学风格让人想起古代作品,如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历史上,“批注”是指在文本稿的边缘进行的批评,明确语法,以及其他解释评论。许多情况下(如拜占庭主教尤斯塔西乌斯对荷马的评论),这种边缘文本被证明是古代和中世纪各方面信息的极其重要来源。达维拉的escolios遵循了几乎相同的思想顺序,除了他们不伴随任何物理文本。更确切地说,它们是对一个文本的暗示,一个不成文的文本,只存在于作者的头脑中。尽管简短,达维拉的escolios(很像古代的同类作品)为深思熟虑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景,有助于照亮现代世界的政治、审美和精神方向。

虽然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达维拉选择批注作为他最喜欢的表达媒介,但人们怀疑这种选择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坚信生活不能被简化为任何单一的哲学体系或理论。达维拉目睹了一个被毁灭性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玷污的世纪,这些意识形态把人类带到了灭亡的边缘,对他来说,最好的希望就是稳步发展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哲学拼图,尽管无法全面掌握真理,但仍然可以一窥真相。

虽然达维拉对体系哲学持怀疑态度,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他是一位"碎片化的思想家",但有几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贯穿了他的作品。特别重要的是达维拉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发现的两个主要原型。其中第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乌托邦主义",(顾名思义)进步动力的捍卫者。坚信"最好的总是胜利,因为胜利的就是最好的",乌托邦主义者坚持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也就是说,他们相信历史是沿着合理的路线发展的,直到最后达到一个不可避免的终点,就像一条河流沿着它的路线蜿蜒流淌,直到被无情的大海所吞没。

激进的进步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aganga.com/czjs/187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