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对儿童身高的影响
维生素A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可调节糖蛋白合成和细胞分化、维持视觉功能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为宝宝竖起一道免疫屏障,有效抵御病原体侵袭、增强抗感染能力;同时它能增强免疫球蛋白生成,促进抗体产生,从而提高免疫力;它具有抗氧化活性,可维护正常生殖功能,促进胚胎发育,还有影响铁代谢,促进牙齿发育,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此外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分泌,与宝宝身高增长有着密切关系。维生素A通过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代谢、参与软骨素的增殖合成这三种作用机制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使骨骼纵向加长,在身高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使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成骨细胞功能失控,影响骨的结构、导致骨腔变小、骨的短粗、并压迫经过骨管的神经从而阻碍身高增长。因此,充足的维生素A是保证儿童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婴幼儿维生素A水平受母乳血清维生素A水平和日常膳食维生素A水平双重因素影响。很多孕妇在孕期并不重视维生素A的补充,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情况,继而导致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不足。维生素A在动物肝脏和深色的蔬菜(如胡萝卜、甘薯、菠菜、西兰花)中含量相对丰富,但由于动物的肝脏不是常规的食物,而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吸收和转化率均较低,又受到膳食结构和烹饪方法等人为因素影响,且我国一般家庭普遍给婴儿添加辅食偏晚(大多在6月龄以上才开始),因此,仅靠母乳和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A很难达到推荐摄入量,无法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情况,其中6个月内小婴儿更高(将近80%)。近年我国几次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我国至少有1/4~1/3的儿童维生素A未达到理想水平,中国儿童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要严重的多,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已对免疫功能造成损害,使感染性疾病易感率上升,显著增加儿童患病率和死亡率,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维生素A中度缺乏的国家,婴幼儿是预防和控制维生素A缺乏或不足的重点人群。维生素A缺乏时可出现暗适应能力下降、干眼症、夜盲症、角膜软化、皮肤干燥角化过度、牙齿发育不良、反复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易患贫血且难以纠正,严重者生育能力下降、发生肿瘤风险增高。年我国推出《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建议》,提出了维生素A缺乏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每日膳食补充维生素A,摄入量应达到推荐需要量,对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地区、以及患麻疹、腹泻、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可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二级预防:针对可疑病例,进一步进行维生素A缺乏诊断,可根据疾病程度增加维生素A摄入。膳食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DRI)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范围,在推荐摄入量(RNI)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都属于有效且绝对安全的摄入范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素推荐摄入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明确建议婴幼儿时期应该每天补充维生素A~IU,《儿科学》第八版教科书中明确的指出了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为:婴幼儿一次摄入维生素A30万IU以上即可发生急性中毒;或每天摄入5-10万IU,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每日服用生理需要量的营养素是不会引起中毒的,相反营养素的缺乏或不足还会导致营养不良,甚至疾病的发生,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是正常推荐量的10-50倍,我国目前的推荐摄入量也是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因此每日生理需要量或预防剂量补充维生素A是不会引起中毒的,是安全有效的剂量。3岁前要天天补,饮食丰富后酌情补,建议服用至青春期结束。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A及钙在促进身高增长的同时,不会加速骨骼的闭合和成熟,说明维生素A在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同时不会对儿童骨龄造成不良影响。▼链接点击▼
文章:医院吴冬梅
配图:网络(侵删)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儿科知识
别忘了点亮“在看”哦
吴冬梅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