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的舞台人来人往

专治白癜风的中医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王二木

编辑

顾纯

出品

盖饭特写工作室

年,34岁的程维就上榜《时代周刊》「科技领域最有影响的20人」,是该榜单中仅有的两位中国企业家之一。

不过滴滴初上线时,作为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的他,还不认识什么媒体人,为了想发个自己的「创业灵感」故事,他曾让员工托关系找了个地铁报的记者,这个故事的详细版本是这样的。

北京,冬日,霾。

一位拎公文包的男士匆匆从朝外大街泛利大厦出来,他候在路边,张望着迎面驶来的车辆,不时掏出手机和机票确认时间。

还有45分钟停止登机,走高速全程不到30公里,38分钟能搞定。

他招手,一辆出租车过去了,他再招手。

「去哪儿?」

「首都机场。」他边说边伸手打算拉车门。

「不去不去,这个点去还得空车回。」司机一脚油门走了。

他心里骂了句X,搓了把手,缩了缩冻得发红的脖子,继续拦车。

一辆车过去,又一辆车过去,终于停下一辆。

司机伸出两根手指:「不打表,块,走吗?」

「少点吧,平常打表也才80。」

「赶时间还想不花钱?我可没工夫等。」司机骂骂咧咧走了。

完蛋了,这下要赶不上飞机了。

「去哪儿?」一辆车身磨损、座椅脏乱,几近报废的出租停下。

这位身材微微发福的男子先钻进车里,示意司机往前开,过了好一阵才说自己要去机场。

等他喘着气赶到登机口,飞机已起飞。

故事又长又啰嗦也不好看,不过后来倒是压缩成一句话流传开了:因为打不到车让客户久等,很囧,就动了念想。

程维没提到他萌生此意时,Uber已经在美国马路上跑了3年,还跑进巴黎和伦敦,也没提他还在等合伙人王刚拿70万入伙时,摇摇招车就获得了红杉资本和真格基金的万美元融资。

不过这都是些无伤大雅的细节,提与不提都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1

王刚一开始听说朱啸虎要投资

脸色不太好看

程维拉上老同事王刚凑了80万就开始创业。

一开始没找到技术合伙人,程维找了个外包团队,把东西弄出来再说。对方听完需求,开价15万。

「9万吧。」程维还价。

「行。」外包一口答应,扭头就把活以更低的价转给了一家技校。

程维拿着技校生做的演示软件就去找钱了,开口就要万美元,问遍了主流VC(风险投资),没一家肯出钱。

在中关村喝15块钱咖啡,谈上亿的项目,只要创业者能说出个刚需痛点移动互联网浪潮趋势,投资人就恨不得当场转账的年代还没来,按规矩,A轮融资到头也就万。

明眼人嘴上不说,心里都在笑:在阿里当了几年销售,还真觉着自己能指草为金,A轮就想要市场上C轮的钱?

80万烧半年,王刚又追了几十万,窟窿补不上,年的冬天眼看熬不过了,不知道他没事在手里转佛珠的习惯是不是那会养成的。

这时候,有个投资人通过微博私信联系上程维,说要给他投资。

是朱啸虎。

不请自来,该不会是骗子吧?程维纳闷,世上还有雪中送炭的投资人?转念一想,管他呢,反正一无所有,能骗啥,见一面无妨。

本身对这个人没什么好感,程维也就不怎么客气,朱啸虎上门,还让人坐冷板凳等了30分钟,说是开会呢。

见面后,俩人只聊了半小时,朱啸虎就拍板,行行行,你说的都可以,我给你投了。

王刚一开始听说朱啸虎要投资,脸色不太好看,「这哥们儿看着不好相处啊。」

等朱啸虎的万美金真的到账了,王刚也就不说啥了,关键时刻,谁跟钱过不去呢。

滴滴以后,朱啸虎摇身成为「独角兽捕手」,在千播大战中投资映客,在共享单车里投资ofo,所到之处必被媒体追捧,跟马化腾在朋友圈你来我往的几句刷了三天科技媒体的头条,随口说了句「不投资60后」的「大实话」,就遭围追堵截最后只能道歉。没办法,挣得越多,责任越大嘛。

王刚倒是从此和朱啸虎再也密不可分了,两个人面相有几分类似,都喜欢手里转转珠子,投资理念上都爱共享概念,有媒体在总结投资圈套路时,专门说过:王刚投完朱啸虎投,朱啸虎投完经纬投,经纬投完战略资本投。

2

绕着三环打车装乘客的小伙子

还是辞职了

既然钱已到账,程维准备大干一场。

最先做的事,自然是找司机强推APP。

程维利用自己在阿里巴巴当销售训练出来的演讲技巧,亲自出马,平均个司机最后有七八位装上滴滴,就是值得喝酒庆祝的事了。

一天,程维还没来得及出门,公司楼下开来了一辆又一辆出租车,领头大哥大喊:「谁是管事儿的?!」

程维摸不清状况:「怎么回事?」

大哥抬手把一台手机砸在地上:「骗子!你们滴滴一天十几个M,一个订单都没有!」

程维花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大哥说的M,指的是手机流量。

滴滴彼时尚在更新迭代期,缺陷多、漏洞多,流量消耗自然大,一宿就能直接把手机跑停机。

这场对峙以滴滴承诺给每位司机一周5元流量补助结束。

但「拉不到活,挣不了钱,还把手机整停机」的说法很快在司机群体里流传开来,高峰期位在线司机,迅速递减到16位。

程维一咬牙,想出个主意,找了一位特殊员工。

这小伙子看着贼精,眼神活络,嘴巴灵光。

「我的工作是什么?」

「打车。一天块,你绕着北京三环路打车。」

再精的小伙子也没搞懂这世上竟还有这种工作,他反问了几次,「只是打车吗?」

「是的。」

小伙子来劲儿了,嚯哟,还有这种事,干得。

开头几天,他兴致勃勃地出门,用滴滴叫车、打车、给钱,很晚才回公司。

结果,没几天,就蔫了。

他跟程维抱怨,你根本体会不到一个专门打车的人的痛苦。

「我早上出门要凭空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路线。有一次,我打车到三元桥,想换一辆车去别的地方,但原来拉我那个司机把车停那,不走了,他要等拉到别的客人才走。我在三元桥无事可干,想走,又不能用滴滴叫车,生怕一上车那司机就知道我是个托儿。」

程维听了,想了想,「要不这样,实在不想打车,就去发传单吧,现在地推进度慢,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行啊,去哪里发传单?」小伙子一听换岗位了,立马精神起来。

当然是北京西站。

滴滴最初在北京最强劲的对手是摇摇招车,后者可烧资金是滴滴的倍。

不差钱的摇摇,疯狂给广播电台和电视购物频道投广告。

滴滴看着火爆的电视购物后,跟了摇摇招车的视频广告,急得没谱。有个员工灵光一现,问程维,为啥不在摇摇的视频广告后面追一个语音广告呢?等摇摇招车的广告一结束,马上播报「即刻起拨打XXX电话便可下载滴滴打车」。

这广告果真便宜见效,很多司机接到摇摇招车地推电话后,还纳闷,不是已经装了你们的软件吗?

这一下把摇摇惹毛了,直接砸钱在T3航站楼租了个摊位,占领流量最大的出租车市场。

程维赶紧找关系想疏通下T3航站楼摊位问题,对方说,不好意思哈,摇摇出的钱多。

航站楼打不通,滴滴就打游击战,地铁口和火车站。

不想打车就发传单,小伙子背着一摞传单到了北京西站,乌压压一片黑人头,小伙子四周观察了下,没有带袖章的,于是放松警惕,刚把传单掏出来,就被人逮住了。

哎,在滴滴上班,实在太危险。

打搅了,打搅了,小伙子就此告辞滴滴,另谋高就。

程维让人装成乘客打车的故事传播的也很广,和马化腾在QQ刚上线时亲自扮女网友的故事成为经典的创业故事,但是至今,那位工号预测在30以内的员工,没人知道姓名。

3

女神柳青根本听不懂

滴滴这群人在说什么

柳传志之女柳青的加入是整个滴滴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业公司人员流动,是高概率事件。

程维不太在乎谁走了,他更关心谁能来。

找技术合伙人的时候,程维发动了所有亲朋好友,还专门给在江西老家开网吧的堂哥打电话,求他物色点人,后来他混进一个IT技术人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laganga.com/czjs/181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